在這裡你可以感受音樂、電影、現代視覺研究、KUSO、糟糕、模型等相關資訊,提供意見及分享~ Here you may feel the music, the movie, the modern vision research, KUSO, too bad, correlation information and so on model, provides the opinion and the share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你的臉為何移不開臉書? 行為科學來解答

你的臉為何移不開臉書? 行為科學來解答(2010/11/23)

記者/王力威

你在一天當中,會花費多少時間流連在Facebook的頁面上呢?又或者你是否常常不斷按下F5「重新整理」,看看Plurk上有什麼新鮮事正在發生嗎?過去有人會用新科技帶來的「資訊焦慮」或「社交焦慮」來解釋這種現象,不過真正的答案也許並不是你想像中這樣。

行為科學家曾做過一組實驗,把老鼠放進籠子裡並在中央設置一根移動式的桿子,第一組觀察樣本只要老鼠推桿子十次,就把飼料投進籠子裡。老鼠很快的就 發現推桿子的次數和飼料間有固定的關連。而第二組樣本則是隨機的投放飼料,也許老鼠推五次就有飼料,但也有可能是三十次。老鼠們也很快的發現推桿子與飼料 有關連,但是卻無法找到其中的模式。

現在請問你覺得哪一個籠子的老鼠會不停持續的推桿子?答案是第二組。行為科學家發現,第一組的老鼠在嘗試兩三次吃到飼料後就會停下來,等餓了再去推桿子。反而第二組的老鼠因為希望重現吃到飼料的驚喜,所以會不斷的推桿子。即使飼料已經掉很多下來了,還是不願意停。

如果拿這項心理因素對照人類的行為模式,「買樂透」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人們主要是抱著中大獎的心態所以買樂透,但是長期來看不論是誰固定買樂透的 「投資報酬率」大多是負的︰每週買彩券所花的金額,遠遠超過偶爾中獎的獎金。但還是有很多人樂此不疲的買彩券,就在於「意外的驚喜」產生的吸引力。

所以當人類行為裡既有的模式加上網路社群互動之後,人們就「黏」在Facebook了。因為人們在微網誌上,也常有機會發現「驚喜」,不管是某位朋 友的特別動態(好比「我要結婚了!」、「剛剛在信義區遇到周杰倫!」),或者是其他人轉貼分享的有趣、吸引人的內容(例如Super Junior的新歌MV),還是某個有興趣想參與的話題。

正因為無法預期這些吸引人的內容會在何時出現,所以讓我們毫不猶豫的每隔一段時間就點擊頁面,期待下一秒會看到讓人覺得新奇有趣的內容。對於正在經 營粉絲團或是微網誌的你來說,這也許是你可以好好運用的心理。下次不妨試試不定期放出讓人驚喜的內容,或是每隔不同的時間發放吸引人的好康,也許會讓你的 跟隨者們持續想要留意你的最新動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