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桶金?不如來養「第一隻母雞」
喜歡寫一些顛覆性的職涯想法,我將我職涯想法幾乎寫到《30雜誌》的專欄了,半個月後又有新的想法出來敬請期待。今天想提一下,上上期丟出來的一個「因應不景氣」的新觀念──
這個觀念,叫「第一隻母雞」。
「第一隻母雞」是想打翻許多年輕人滿腦子都在想的「第一桶金」的事情,與其將目標放在第一桶金上,不如先放在「第一隻母雞」。
首先提到,某藝人說過,她在SARS最嚴重時前往香港買了幾棟樓,幾年後數倍脫手……像這種消息,我們事後都覺得,哇,好羨慕喔,早知道我也要這樣買!但,當SARS發生的時候,你在當下,做得出那樣的決定嗎?
聽過了這麼多懂得「機會致富」的故事以後,現在,「機會」終於再次來了!美國次貸及全球連動債影響的金融風暴與 景氣低迷,全球各國無一倖免,這時候,真的想賺大錢的人,是不是都應該已經躍躍欲試,觀望著入場的好時機?你有在看標的嗎?沒錢?應該借錢吧!除非人類毀 滅,不然這是五十年來最顯然的低點,如果拉大三十年來看,現在投資什麼,三十年後很有甚至都是幾倍的回收啊啊啊啊!但,大部份的上班族,並沒有這個膽子來賺這個顯然的「第一桶金」,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手上也沒有閒錢資金,又無法接受高度的財務槓桿,所以現在低迷景氣幾乎無法「逢低進場」,所謂的「第一桶金」,只是在心裡一個永遠無法達成的夢想而已。
我認為,第一桶金的觀念實在太「暴力」了,讓年輕人做一些不符合自己性格的夢想。
「逢低進場」是對的,只是不見得得拿「錢」去換「房子」或「股票」,也有其他的「進場」方式。這種「進場」方 式,不是要投資什麼,而是「站出來」,創出自己的事業。難道,年輕人的大腦只能分析一大堆以後,決定「漲」或「跌」兩種方向?難道不能照著自己的興趣,創 造、建立一個自己的事業嗎!所以,我認為年輕人不一定要賺「第一桶金」,尤其景氣不好的此時,應該建議大家趁機來養「第一隻母雞」。
所謂「第一隻母雞」,就是一個成功的小事業、小金礦,在上班之餘製作,成本低廉。
這母雞會下金蛋,不多,一點點,但足夠自給自足,讓它自己自行運作(這個「自」不是個人,而是那一隻母雞),比如說,來做一個月入一萬元、靠廣告收 入的中型部落格,或一個月入三萬元的網拍商店,雖然很小,但是它可以生生不息的為你掙錢,平時當個備胎,孵育一顆種子,等待景氣復甦。
雜誌將我改成「第一隻『金雞母』」,但我原先的想法是,其實這隻母雞下的雞蛋,甚至不一定要是「金」的。它帶來各式各樣的機會,機會可以換成錢,或許也都可以說是一隻母雞!
這種「母雞」的概念,年輕人反而不重視,景氣好的時候,大家覺得「第一隻母雞」太小了,要賺就來賺「第一桶 金」!不是「零」,就是「一百萬」,但若風險沒控制好,有可能落得血本無歸、被打在地上爬不起來,重要的是,假設你真的得到了第一桶金了,應該也不夠到馬 上退休的能力,第二桶還不知在哪裡?說不定你曾經賺到第一桶金,現在全部都換成股票,在經濟不景氣時刻,已到手的第一桶金已經只剩一桶石頭。前方的新路在 哪裡,還詭譎莫辨……。
而景氣差的時候,大家又不敢奢望任何工作以外的事,大家把「飯碗」反而抱得特別緊,好像看到淹水,死抱自己的家當,到高點避難,沒有打算另外蓋一艘 小船、去找另一個小島?水會不會淹再高,誰都無法保證,有一天世界價值只剩下金塊,就算你爬得再高,也會滅頂,現在保持不動,看起來不會立即損失積蓄,損 失的卻是自己的「機會成本」,青春一去不回,能承擔風險的青春日子所剩不多。我認為,景氣無論變差或變好,都不要花太多時間,讓你跳出來,找尋新的小島!
不景氣的時候創業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特別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因為大家都處於觀望的狀態,好朋友一拉,互相取暖,互相奮鬥,特別有信心。剛好找不到志同的伙伴的也別灰心,因為,這時候亦是加強自己的好機會。我還認為,最大的成本,就是時間的浪費,所以必須馬上做下去。
就算不找伙伴,也可以做第一隻母雞。第一桶金得靠別人的幫忙,但第一隻母機,可以自己養成!
景氣差,自己一個人還是可以養一隻「母雞」。今天你有一個點子,只要切入需求,讓某些人得到惠,他們的錢就直接進來了,你不必等資金,不必盼金主, 只要兩條腿、一雙明亮的眼睛、一雙傾聽的耳朵以及一顆勇敢的心,成本有多低?低到一兩個同學、朋友,甚至不用朋友,自己一人在家裡,就可以趁不景氣埋頭做 出你生命中的「第一隻母雞」了!
轉置:http://mr6.cc/?p=2584#more-2584
MS.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